270:看看实力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王盛的表情,报出一个数字:“我们愿意出价一百万美元。”

一百万美金,按此时大约1:8.27的汇率,相当于八百二十七万元左右。

对于一个在韩国尚未经过市场检验的外国青春片,尤其还是中国大陆市场出品,在1999年,这个开价已经可以了。

但王盛对郑泰元的底细和目的有所猜测。

此人热衷于中韩合拍,其根本动机之一,很可能就是为了骗取韩国政府为鼓励文化产业输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而设立的各种补助基金。

例如,韩国文化观光部下属的韩国影像资料院或其他相关机构,可能会对在海外取得一定成绩或被认为有助于提升韩国文化影响力的合作项目、引进片提供资金支持或退税优惠。

郑泰元低价引进《初恋这件小事》,然后凭借其在中国的火爆成绩作为宣传点,完全可以向韩国有关部门申请一笔可观的“优秀外国文化产品引进补助”或“文化交流推广基金”,这中间的差价,就是他的利润。

他的投机性正在于此——赚取政府补助的钱,可能更甚于赚取市场本身的钱。

而此刻中韩两国文化领域合作的大背景是,随着1992年建交后关系正常化,双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尤其是在金融风暴后,韩国政府正式确立了“文化立国”战略,将文化产业视为21世纪国家经济的新支柱,积极推动韩流文化输出,同时也鼓励引进它国优秀文化产品,以示开放姿态,并为国内创作提供参考。

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力和悠久的文化底蕴,以及文化相通性,自然是韩国文化产业界无法忽视的对象。

王盛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茶,然后放下茶杯,看着郑泰元,清晰而坚定地报出了自己的价码:“郑社长,一百万美金……这个价格,恐怕连我们这部电影的投资成本都覆盖不了,更不用说它在中国市场创造的价值和品牌效应了。”

他顿了顿,在郑泰元略显错愕的目光中,继续说道:“对于《初恋这件小事》在韩国的全套版权,我的心理价位是——五百万美元。一次性买断。”

“五百万美元?!”

郑泰元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差点失声惊呼,他连忙调整表情,但眼中的震惊和为难显而易见:“王总,这个价格……这……这实在是远远超出了韩国市场的承受能力啊!”

他急忙开始诉苦,同时也是在陈述部分事实:“王总,您可能有所不知。韩国电影市场虽然近年来在不断发展,但规模毕竟有限。目前韩国本土热门电影的票房,大概在1000万到2000万美元之间……”

截止目前,韩国影史票房冠军,是今年2月份上映的《生死谍变》,约2100万美元,打破了《泰坦尼克号》创下的记录,但这是依靠本土保护做到的。

郑泰元也强调:“但那是大制作的本土片,像《初恋》这样的外国青春文艺爱情片,类型上并不占优势,就算品质极高,但市场预期需要保守估计。

能够达到几十万观影人次就已经是非常成功的成绩了,折算成票房分账,扣除发行宣传费用,我们作为引进方,能获得的净利润非常有限。

五百万美元的买断费,风险实在太大了,我们根本无法回本!”

郑泰元说的是实情,1999年的韩国电影市场,虽在复苏,但容量确实无法与后世相比。

一部外国文艺片或青春片,要想取得超高票房难度极大。

他最初的算盘是用一百万美金低价拿下,然后凭借运作,从政府补助和可能的票房等收益中两头赚钱。

但王盛开口就是五百万,直接击穿了他的利润和安全边际。

王盛安静地听着,不置可否。

他知道郑泰元说的部分是事实。

1999年的韩国电影市场,正处于本土电影崛起的前夜,但整体规模确实无法与后世相比,一部外国爱情片想取得爆炸性票房很难。

但他更清楚《初恋这件小事》独特的情感共鸣点,以及郑泰元背后可能运作的政府补助空间。

等郑泰元说完,王盛才缓缓开口,语气依旧平稳:“郑社长,电影的价值,不只在于它在本土市场的票房。在于它的情感穿透力,在于它能引发的讨论和长尾效应。《初恋》在华夏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郑泰元眉头紧锁,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