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得出,李囯立和港岛团队带来的商业化、类型化叙事经验,与内地编剧对原著底蕴和人物内涵的坚持,正在产生有益的化学反应。
这种碰撞,正是他想要的。
争论暂告一段落时,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王盛身上,等待他最终定调。
王盛合上笔记本,目光沉稳地扫过众人,缓缓开口:
“刚才的讨论很好,既有共识,也有值得深入思考的碰撞。我都听到了。现在,我综合大家的意见,明确几点,作为我们《四大名捕》剧版创作的铁律。”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第一,人物是魂,决不能动。无情、铁手、追命、冷血,包括诸葛先生、反派如蔡京、十三凶徒等,必须严格按照我们确定的人物小传来塑造,任何情节都不能以牺牲人物性格为代价。观众爱上的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情节的工具。”
“第二,节奏是骨,必须紧凑。我同意李导的看法。四十集的篇幅(暂定),我们要做到张弛有度,但绝不允许注水。采用‘主线贯穿,单元推进’的模式。
每个单元案件不超过三集,单元内要破案完整,单元结尾要留下与主线相关的悬念或线索。确保观众每集都能获得满足感,同时对接下来的发展保持期待。”
“第三,情感是血,要润物无声。”王盛看向蔡怡浓和那位老编剧:“感情戏要加,但不能硬加。所有的情感发展,无论是兄弟情、师徒情还是男女之情,都必须服务于人物塑造和情节推动。
要的是细腻的互动、眼神的交汇、关键时刻的舍身相互,而不是直白的告白和狗血的误会。把心动藏在细节里,让观众自己品出来,那才高级,才长久。”
“第四,风格是皮,要独特鲜明。”他继续道:“我们要做的,不是又一部普通的武侠剧。‘武侠侦探悬疑’这个定位很好。武打设计要创新,要体现出四大名捕各自的特点,可以请最好的武术指导团队,结合威亚和实战,拍出美感与力量感。
画面要有电影质感,服装、化妆、道具要考究,营造出北宋末年那种繁华与危机并存的独特氛围。配乐也要精心打造,烘托情绪,强化记忆点。”
最后,王盛一锤定音:“总结一下,我们的《四大名捕》,要的是——人物立得住,节奏抓得人,情感动人心,风格打得响。
目标不仅是收视率,更要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武侠记忆,成为我们北影厂联盟和盛影传媒在电视剧领域的标杆之作!”
他看向李囯立和蔡怡浓:“李导,蔡制片,剧本后续的修改和完善,就按照这个方向,由你们牵头,与武侠组紧密合作,尽快拿出前二十集的修改稿。需要什么资源,直接向我或者盛影这边提。”
他又看向赵老师和他的团队:“赵老师,辛苦你们了。方向已定,大胆去改。既要吸收李导他们带来的先进制作理念,也要守住我们原著的内核精华。”
“明白,王总!”李囯立和蔡怡浓异口同声,眼中充满了被信任和明确方向后的干劲。
“王总放心,我们一定尽快拿出让您和大家满意的本子!”赵老师也激动地保证,身后的武侠组成员个个摩拳擦掌。
王盛站起身,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好!那今天就这样。《四大名捕》这把剑,能否在今年的电视荧屏上寒光出鞘,就看各位的了。散会!”
会议结束,众人带着明确的目标和饱满的热情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