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他是医馆的祖师爷

这时候,其他几个人站在了门口。

张义金介绍道:“他们都是患者的家属。”

家属中的其中一个人,正是萧碧雪的妈妈,焦美月。

焦美月焦急地问道:“医生,请问你们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另一中年女人道:“听说你们医馆专治疑难杂症,特地连夜从老家赶过来,希望你们能救救我妈妈。”

“不管多少钱,我们也一定会想办法的,求你们了。”

张义金带着略微责怪的语气说道:“长期的慢性肾病,没有注意,任由其发展,最后就会变成这样。”

兄弟姐妹几个人都有些愧疚,这几年各自忙于工作,对母亲林惠兰的关心太少了。

而林惠兰本人,也知道身体有问题,但舍不得花钱去治疗。

拖到不行了,才说出来。

最后一步步发展到了尿毒症。

“不过你们放心,我们的师傅来了,他说有得治,就有得治。”

所有人看着方奇迈。

“他?”

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位年纪轻轻的少年,是四位老中医的师傅??

张义金道:“对,我们师傅从来不说大话。”

“这...”

家属们相互看来看去。

这医馆在报道中,被说得神乎其神,莫非真的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过人之处?

恍惚间,焦美月又觉得他们这位师傅,好像有些眼熟。

方奇迈没有时间去管他们,而是说道:“杨爷爷、张爷爷你们俩留下来帮我。

白叔,魏爷爷和李爷爷,帮我把家属请出去。”

诊室的门关上了。

焦美月,还有焦美月的哥哥和姐姐等家人们,全都忐忑不安。

这次回老家,正是因为妈妈林惠兰病倒了,所以才急匆匆地赶回去。

这件事暂时没有让孩子们知道,怕他们担心。

老家医院的医生已经把病情和他们说了。

慢性肾病分为5期。

1至3期,许多病患的症状并不明显,甚至没有症状。

到了第4期,症状开始出来,如果没有及时地救治,将会慢慢进入第5期。

第5期,也就是尿毒症期。

医生也不建议高龄患者做透析。

他们建议从中医角度做保守治疗。

后来刚好看到了人民日报的报道。

毕竟人民日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医生让他们试试。

于是他们连夜赶回江城。

另外,焦美月还想着,她似乎见过他们这位年轻英俊的师傅。

此前,焦美月在理科状元的新闻上,见过方奇迈的名字,也知道那是萧碧雪的同学。

但是不知道具体长什么样。

没有多想,现在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方奇迈身上。

...

大半个早上过去了,诊室还是一直没有动静。

经过昨晚人民日报和央视的报道,早上来了不少记者。

听说医馆的老板,同时又是医馆老中医们的师傅,正在亲自给一名尿毒症患者治疗。

这可是一个有价值的大新闻。

门外的记者们,也都耐心地加入等待的行列。

一直到下午1点10分,诊室的门被打开了。

方奇迈洗了手,说道:“接下来,就交给你们了,严格按照我说的要求去做。”

“知道了方总。”

方奇迈和杨胡明他们交代着,然后走了出来。

这时候才发现,整个医馆已经满满的人。

一群记者赶忙围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