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国产电影复兴元年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五日,周三。

京城的冬日清晨,呵气成雾。

报亭前,准备上班、上学的人们裹紧大衣,排队购买还带着油墨香的当日早报。

《中国电影报》、《京城青年报》、《华夏文化报》……一份份报纸的头版或娱乐版头条,都被同一个名字占据——《开心家族》,以及它背后那个在1999年掀起无数风浪的名字——王盛。

“《开心家族》首周末票房报收1632万!王盛再创个人导演作品开画新高!”——《京城青年报》的标题直接而有力。

“梦境治愈现实,温情笑傲贺岁!《开心家族》首周末引爆观影热潮!”——《华夏文化报》则更侧重于影片内容引发的社会反响。

细心的读者和业内人士则会更进一步注意到《中国电影报》在二版刊登的一篇深度分析报道,标题颇为振奋人心:

“优质内容驱动市场,‘国产电影复兴元年’格局初显!”

报道开篇便引用了最新出炉的权威数据:

“据初步统计,由青年导演、制片人王盛主导,盛影传媒出品的都市温情喜剧《开心家族》,于12月10日至12日(周五至周日)登陆全国院线,首周末三日斩获票房约1632万元人民币,不仅轻松登顶周票房冠军,更再度刷新了由王盛本人保持的国产喜剧片首周末票房纪录(此前纪录为《初恋这件小事》保持)。”

“与此同时,王盛导演并于年内推出的另一部现象级青春爱情片《初恋这件小事》,在结束首轮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放映后,累计票房也已精确统计出炉,高达约7129万元人民币。

该片与《开心家族》、《垫底辣妹》(累计票房约6800万)以及年初引发全社会广泛讨论的《当幸福来敲门》(累计票房约4789万),共同构成了王盛及其盛影传媒在1999年中国电影市场划下的四道深刻印记。”

报道笔锋一转,将视野拉升到全年格局:

“更值得关注的是,若将视野放宽至全年,由北影制片公司、盛影传媒等联合出品,创下近1.5亿票房神话的主旋律巨制《横空出世》,无疑为今年的国产电影市场注入了一剂前所未有的强心针。”

“综合本年度已上映的包括上述影片在内的多部具备市场号召力的国产影片表现,初步核算,1999年国产电影的总票房成绩,已确定将超越1998年同期水平(注:1998年因《泰坦尼克号》等进口分账大片占据相当份额)。

这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信号——它清晰地表明,在进口片业务因特殊原因暂缓的背景下,依托于自身创作的、高质量的、类型丰富的国产电影,完全有能力填补市场空白,甚至激发更大的市场潜能,驱动整个大盘向上增长!”

报道最后引用了某位不愿具名的资深影评人的话:

“如果将1999年之前的中国电影市场比作是在‘与狼共舞’中学习规则、摸索生存,那么1999年,则是由王盛、韩三坪以及他们背后勇于创新的电影人们,用实实在在的成绩,给出了一个关于‘国产电影出路何在’的响亮答案——

答案不在他处,就在于我们自身,在于贴近本土观众的情感共鸣,在于精益求精的类型化制作,在于敢于打破常规的市场化运作。称之为‘国产电影复兴元年’,或许为时尚早,但绝对当得起‘格局初显’四字!”

……

几乎在同一时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一间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