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的是节目大获成功,造出了一颗璀璨新星;忧的是公司初创的艺人经纪体系,几乎要被这海啸般的需求冲垮。
无数的广告代言邀请、商演报价、媒体专访请求、剧本递送……如同雪片般飞来,办公桌上的电话从早到晚响个不停。
刚刚签下的一些其他优秀选手,在这股“张伯芝旋风”面前,几乎失去了声音。
意识到张伯芝已然成为公司乃至整个联盟现阶段最具商业价值和宣传意义的“王牌”,蔡怡浓当机立断,做出了一个在旁人看来有些“屈尊”的决定。
她亲自暂代张伯芝的经纪人职务!
由她这位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直接负责张伯芝的一切经纪事务,包括筛选合作、谈判价格、安排行程、应对媒体。
“伯芝现在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也是我们这套造星模式能否持续下去的关键验证。”蔡怡浓在内部会议上神色严肃地对王长钿和王盛(通过电话)解释道:“必须由最有经验的人来掌舵,避免任何可能的决策失误和资源浪费。在她稳定下来,我们培养出足够专业的执行经纪团队之前,我来直接带她。”
王盛在电话那头只是简单回了一句:“你决定就好,记得出席活动,多带保镖,警告她不要单独行动。”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人们经常看到,干练精致的蔡怡浓亲自陪着略显青涩但已星味初显的张伯芝,出入各种场合,为她挡驾媒体,为她洽谈合同,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而《快乐女声》节目本身的后续价值,也随着张伯芝的爆红被无限放大。
总决赛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参与合作的六大分赛区电视台(湘省、京城、粤东、沪上、苏省、川省)就依据当初的协议,行使了优先购买权,以不菲的价格拿下了《快乐女声》全国总决赛及部分精彩场次录播带的播出权。
所谓的“录播带”,即是电视台播出使用的主要介质,在数字播出系统尚未普及的九十年代末,这种物理磁带是节目流通的标准载体。
但这远远不够!
其他未能参与合作的地方电视台,眼见此节目热度空前,也纷纷挥舞着支票找上门来,希望能够购买重播权。
“老王,咱们是老朋友了,这次《快乐女声》的带子,无论如何要给我们台一份,价格好商量!”
“我们台观众呼声太高了,播不了直播,重播也行啊!”
王长钿办公室的电话几乎被打爆。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抢购潮,光线传媒和湘省卫视迅速协商,制定了一个阶梯式的重播权价格体系。
即使价格不菲,订单依然纷至沓来。
从三月中旬开始,无论是在首轮合作电视台,还是在后续购买重播权的各地卫视、地方台,只要在晚间黄金时段或周末下午播出《快乐女声》的比赛录像,尤其是张伯芝相关的场次,收视率无一例外地飘红。
许多错过了直播,或者想重温比赛的观众,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
那种“已知结果”的观看,并未消减他们的热情,反而带着一种“见证传奇诞生”的参与感。
张伯芝在复活赛的惊险晋级、总决赛的摇滚献唱,每一次重播,都能在社交圈层中引发新一波的小范围讨论。
这股“重播热潮”持续蔓延,甚至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工厂、企业的闭路电视系统中,也被作为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的内容进行播放,其影响力真正深入到了基层。
然而,真正将张伯芝推向又一个舆论高峰,让她在1998年3月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是她受邀参加的一档泱视王牌谈话节目——《实话实说》。
此时的主持人,正是以其独特的“尴尬”幽默和犀利又不失温和的提问风格,深受观众喜爱的小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