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班师回京

当然,场内也少不了通过各种关系拿到门票的“内部人士”,他们交织成一个复杂而微妙的京城社交圈缩影。

晚上七点整,能容纳近两千人的北展剧场座无虚席。

舞台经过精心布置,巨大的银幕尚未亮起,舞台前方则设置成了临时的访谈区。

灯光渐暗,一束追光灯打在舞台中央。

担任司仪的是京城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他以热情洋溢的开场白拉开了首映礼的序幕。

首先邀请上台的是导演王盛、主演周星星和李晓冉。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周星星显得有些腼腆,用他那标志性的、略带口音的普通话向大家问好,引发了善意的笑声。

他一向主打社恐,至于是不是真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李晓冉落落大方,感谢了剧组和观众。

王盛的发言则言简意赅,感谢了所有主创、合作单位以及到场的嘉宾观众,并强调《30天》是一次关于爱情、婚姻和记忆的温馨尝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欢笑与思考。

1996年在星城召开的全国电影工作会议提出了中国电影创作的三个核心标准,即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原则。

观赏性排在最后。

访谈环节过后,主持人忽然宣布:“接下来,有一个特别的环节。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王盛导演、周星星先生,以及李晓冉小姐,为我们带来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中国人》!”

这是上面派下来的任务。

这个安排出乎所有人意料,现场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更响亮的掌声和欢呼声。

音乐声响起,是经过重新编配、更为激昂大气的伴奏。

王盛率先拿起话筒,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

紧接着,出乎所有人意料,周星星也努力跟上节奏,虽然发音不算标准,但唱得异常认真:“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

李晓冉的女声清亮而富有情感,加入合唱:“一样的血,一样的种,未来还有梦,我们一起开拓……”

很努力在找调了,但一般。

三人的合唱,或许在纯音乐性上并非完美,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力量却瞬间击中了现场观众。

王盛的从容、周星星的努力、李晓冉的深情,恰似影片试图传达的某种融合与共鸣。

尤其是周星星,这位以喜剧形象深入人心的“星爷”,如此认真地演唱一首主旋律爱国歌曲,其带来的反差感和真诚态度,赢得了满堂彩。

歌曲后半段,台下的刘德桦、张国嵘等人也都自发地跟着哼唱起来,全场气氛达到了一个感人又热血的高潮。

一曲终了,掌声雷动,久久不息。

主持人激动地总结道:“一首《中国人》,唱出了我们的血脉相连,也预示着华语电影人更紧密的合作与更辉煌的未来!感谢三位的精彩演唱!”

……

随后,重头戏来临。

舞台灯光彻底暗下,银幕缓缓亮起。

先是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的审查通过令。

接着,紫禁城影业、北影厂、盛影传媒的厂标依次闪过。

电影《30天》正式开始了它的京城首映。

剧场内安静下来,只有影片的声音在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