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周一上午。
秋日的阳光透过光线传媒会议室明亮的玻璃窗,照亮了整个空间。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人气鼎沸。
这里正在举行的是光线传媒《快乐女声》项目全国协调推进会。
与会者除了以王盛为首的光线传媒核心团队——除王长钿等人外,更重要的是来自初步确定的六大分赛区合作电视台的代表们:
华北赛区(京城/津城)、东北赛区(沈城)、华东赛区(金陵)、中南赛区(羊城)、西南赛区(蓉城)、西北赛区(长安)。
这些来自各省会级电视台的节目部负责人或频道主任,个个都是在地方上呼风唤雨的人物,此刻齐聚北影厂这间不算特别宽敞的会议室,目光都聚焦在主位那个年轻得过分的身影上。
王长钿作为项目具体负责人,站在投影幕布前,精神亢奋,声音洪亮地汇报着筹备进展: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经过我们前期紧锣密鼓的筹备,《快乐女声》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与各赛区合作电视台的协议磋商!赛区划分、场地意向、地方海选的基本流程框架都已确定!”
他熟练地切换着PPT页面,展示着初步设计的海报风格、“想唱就唱”的Logo、报名表格样式以及规划中的海选宣传片脚本。
“宣传方面,我们已经准备了统一的新闻通稿、广播广告带、报纸软文模板和十五秒、三十秒两个版本的电视宣传片,随时可以下发各赛区,启动第一轮宣传轰炸!初步计划,十月中旬,各赛区同步启动报名,利用两周时间进行第一轮宣传造势和报名征集,十一月初开始地面海选……”
王长钿口若悬河,将庞大的项目规划分解得条理清晰,显示出极强的项目把控能力和执行力。
各电视台代表们听得频频点头,不时低头记录,或与身旁的同事低声交换意见,眼中大多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
这个名为《快乐女声》的节目模式,打破了他们对传统歌唱比赛的认知。
“零门槛”、“草根”、“寄信投票”、“真人秀元素”……每一个概念都透着新鲜感,也蕴含着巨大的成功潜力。
再加上北影厂联盟和盛影传媒这块金字招牌,以及王盛这个屡创奇迹的年轻掌舵人,没有人怀疑这个项目可能带来的收视狂潮和广告收益。
王长钿汇报完毕,目光投向王盛。
王盛一直安静地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让人看不出深浅。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等待着他的最终表态。
王盛抬起眼,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在每一位代表脸上稍作停留,仿佛在确认他们的决心。
他的眼神并不锐利,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让原本有些嘈杂的会议室彻底安静下来。
“听起来,该准备的都准备了,该协调的也协调了。”
王盛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既然路子趟平了,障碍扫清了……”
他顿了顿,语气陡然变得干脆利落,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那就,行动吧。”
简单的五个字,如同发令枪响,瞬间点燃了会议室的气氛。
“王总放心!我们华北赛区一定打响头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