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刚蒙蒙亮,苑清和林大人就离开了别院,带人前往前方受灾的城镇。
在洪涝到来之前虽然有很多百姓逃出来,但还有很多人来不及逃走,被围困在洪水中。苑清和林大人一面要探明灾情,一面也想多救几个人。
宁薇按着以往的习惯,睡得天色大亮才起身。
在外面等着服侍她的依然是樊漪。
这个姑娘似乎很喜欢穿素净的衣裳,昨日穿的是水蓝色的裙子,今日的裙子还是浅色的,远远看着像莹莹晴天,很赏心悦目。
宁薇向她问了问现在小城里的情况,得知逃难过来的灾民越来越多,小城里的粮食价格已经连续上涨了好几日。
“如果再这样下去,不知道有多少人也吃不饱肚子。”樊漪是个善良温柔的姑娘,说着皱了皱眉,捏了捏手腕上的玉镯。
宁薇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只见那枚玉镯成色尚可,水头一般,但却是樊漪浑身上下唯一一件值钱的首饰。
“这时候,该找个棚户给大家熬粥了。”宁薇嘴角上扬,看着她微笑,“你别惦记自己的镯子了,等以后还得戴着嫁人呢。”
樊漪先是一愣,然后羞得脸都红了,用宽大的袖子挡住脸。
虽然时间很短,但宁薇也想清楚了。她来到这里,一是看着林大人,督促他竭力配合苑清;二是自己不要惹麻烦,在力所能及的范畴内帮一帮这里的人。
思来想去,最适合她做的似乎就是给逃到这里的人谋求一顿热饭,再想办法让他们有一个安身之地。
第一件事情没什么难度,只要有钱就能做到。宁薇身为贵妃,自幼受到宁家与太后疼爱,这次出来带了大几万两的银票,算计着用肯定是够的,再说柳烨祯虽然狗,但给林大人带的钱粮也不少,现在正能派上用场。
但是找地方安顿灾民就不太容易,这里本来就是富庶的地方,忽然多了这么多要吃饭干活的人,想安顿妥当并不容易。
但普通人只要有口热乎饭吃,再苦再难也能有熬下去的劲头。
到正午时,第一个给灾民发馒头和热粥的棚户就立了起来。有樊漪在其中帮忙,县丞全力配合,午时刚过棚户里就传出了热气腾腾的卖相。
第一锅馒头已经熟了。
棚户刚开始搭建时,就有不少好事的人来打听过,知道是给灾民送饭的,纷纷奔走相告。等到馒头熟时,外面闻讯赶来的灾民已经把棚户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樊县丞也来了。
这个一脸严肃的瘦高中年男人显然没有他的女儿那样单纯好骗,悄悄打量了宁薇几眼,便笃定她不是寻常女子,也不会是国师的师妹,看着通体高贵的气质反而像是宫里走出来的贵人。
但这些都是猜测,樊县丞不想给自己惹麻烦,也不想宁薇给灾民谋福祉时安危没有保障,所以亲自带着不少孔武有力的侍卫站在棚户周围,防止灾民生乱。
宁薇也没想给人添麻烦,出门前随便挽了头发,连珠花都没戴一枚,斜斜垂下的发丝尽显少女温柔,衣服也尽量换了最普通素净的,免得扎了可怜人的眼。
馒头好了以后,外面的侍卫先让灾民们排成长队,再一个个走进去领受。樊县丞更是直接站在棚户门口,盯着每个进去的灾民。
这座小城在他的管辖下民风还算淳朴,几乎没有人装作灾民蒙混过来,排队的几乎都是陌生面孔,一个个憔悴紧张,脸上带着让人怜悯的愁苦。ωWW
灾民们流离失所,不仅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还有的失去了至亲的人,流落到异地他乡尝尽世间辛苦。现在终于能吃上一口饱饭,心好像被热水泡了一样,又暖又酸。
偏偏棚户里还站着一位仙女似的姑娘,生得眉目如画,一看就是矜贵的人。但是对他们这些可怜人非但不嫌弃,还笑容可亲地把馒头递过来。
灾民们全被感动了,有个别胆子大的,还悄悄向别人打听宁薇的身份。